第72章 七十二章 汉礼和教育事业(1 / 1)

汉末风采 老张啊 974 字 3天前

台骀深知,之所以造成平民百姓悲苦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统治者希望看到的是一群愚民而造就黎民的无知和文化的缺失。如果能将几名大儒带回冀州,教化百姓,将很大程度上提高民智。

襄平北郊,台骀拜见了管宁,屋里传来一声稍等,便不见了动静。台骀立于门外一小会,就见一个身着汉服、头顶戴冠的中年文士从屋里走了出来。此人身长八尺有余,脸上蓄须,典型的山东大汉的身材,步伐间却又儒雅非常,神采飞扬,令人大生好感。

看管宁穿戴整齐,气定神闲地走了过来,打开大门,管宁立于门东,伸手说了一声“请”,便将台骀从右手边请进门里。台骀回了一声“请”,恭敬地迈脚走进门里。管宁在前,走到院里朝堂屋去的拐角处,又是一声“请”,台骀紧步跟上,答了一声“请”,便随管宁朝堂屋走去。

管宁为台骀开了门,掀了帘子,将台骀请入上座,随后便坐于台骀的对面。相比于台骀随意的坐姿,但见管宁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着自己,台骀心中不禁感叹管宁的风采。

对比之下,台骀感觉有些局促,于是开口打破局面,说道:“在下渤海郡守台骀,久闻先生乃齐国名相管仲之后,素来高风亮节,我心仰慕,特来拜会。”

看到管宁神色不变,台骀心中了然。估计这辽东闭塞,消息不通,他没听说过自己的名声也是正常。

得知渤海郡守台骀专程来访,管宁波澜不惊,仿佛泰山崩于前他都不会变色一般。这时台骀自报了家门,管宁从容起身,作了一个揖,但见他傲然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礼罢,管宁说道:“宁一介山野村夫,劳烦太守远程造访,实在惭愧。”

这时管宁已经直起了身子,看他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随意放在下腹。看到管宁的一举一动都这么随意自然,风度翩翩。如果说这些年来看到的那些衣衫褴褛的百姓让台骀体会到古代的疲敝的话,那么今日头一遭,台骀感受到了古代的礼仪多么令人赏心悦目。不过,自己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对付啊,于是也赶紧站起来连忙作揖。

管宁看出了台骀的局促,将台骀请回主座,自己也屈膝做好,开口道:“太守不必介怀,如今世风日下,礼仪不存,是故宁严于律己,并不苛责他人。况且我汉礼讲究的是'心安则行之,可以行则行之',所以太守不必顾忌。”

听管宁这么说,唯恐在他面前失礼的台骀也放松了一些,说道:“像先生这样的大儒,当教化天下百姓,重拾我汉人近千年的传承,让万民人人知廉耻,懂礼仪。”

管宁闻言脸色一暗,叹道:“当此乱世,独善其身尚难,何谈教化万民。”

看到管宁隐隐间有此心意,台骀暗自高兴,准备努力一把。可没想到管宁接着说道:“太守既有意开化万民,又为何置冀南、兖北数十万百姓于水火之中?”

台骀一听管宁揭了自己的老底,心里咯噔一下。本来还有小心思的他一看管宁隐有怒意,且消息如此灵通,这时责问自己,不禁气势弱了许多。但是台骀自问无愧于心,于是正色说道:“世人皆知我引两河之水使万民流离失所,路途遍布荒骨。却不知我尽派大军四处搜救,将十几万百姓迁徙入渤海郡,分发田产,建造房屋,给他们更好的安身之所。又不知若当日不出此下策,恐怕渤海郡百十万百姓,数万军人,都将遭受整个冀州猛烈的报复。到时候安宁稳定的渤海,便将出现万民逃难,横尸荒野的局面了!”

看着愤慨的台骀,管宁无动于衷,悠然一笑道:“太守不必强词夺理,若不是你兴兵攻打邺县,会有这两难选择?”

台骀见没将管宁绕进去,也不气馁,继续说道:“先生何故居于辽东此地。”

“逃难而来。”管宁答道。

“古时宋襄公仁义有信,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终致泓水惨败,贻笑千年。现今乱世如斯,诸侯竞起,如韩馥之辈,自然仁义,与世无争,你可听说过此人?若不是我出手相救,早已惨死矣。”台骀叹道。

“自然听说过。”管宁答道,但已经没有刚才责问时的气势了。

“所以说,仁义二字,当体现在黎民百姓日常之生活中,而行军作战,官场战场,皆是使不得的。”台骀意味深长地说道。

继而,台骀又道:“令祖管仲曾言‘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现我渤海郡变革已稳定,人人有田有食,户户有舍有衣,且我之变革又岂是公孙度之举能比?令祖又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我则担心乱世人心思变,衣食虽足却不知荣辱,是故千里来此,特请先生教化冀州万民,不能让我礼仪之邦与蛮夷无别。”

管宁心里已经很佩服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见识了,只是仍旧心存疑惑道:“太守千里至此,仅仅是为了请我去冀州教育吗?这样的话对太守未免有些得不偿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