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千四百六十七章 封神之战人弑仙(1 / 1)

斗蓬若有所思地说道:“黑袍慕容垂在和刘裕决战前,曾经和我提了这么一嘴,说刘裕也许身上可以有让我们实现万年太平的关键之处,看来,他也注意到了这点,想要用在自己的身上呢,因为返老回春之术并不稳定,以前也有不少神尊在渡这一劫时灰飞烟灭,而慕容垂当时也是进入到这一过程的关键时期,也许,他从刘裕的身上,找到了更好的办法呢。”

黑袍突然说道:“我倒觉得未必是这个原因,刘裕数次在快要死亡之时,能爆发出体内的洪荒之力,可以在受到了致命重创的时候,仍然保得性命,恢复如初,我倒是觉得,慕容垂看上的可能是刘裕的这种自我痊愈和保命之术,比如刘寄奴草这样的神奇草药,给自己用上,这样就算渡劫失败,肉身损毁,也可以靠了这些灵药来保命,不至于来个魂飞魄散,形神俱毁呢。”

老祖摆了摆手:“这具体的原因,我们就不必讨论了,只有擒下了刘裕,或者是杀死他时,才能知道他身上的秘密,还是回到周朝的事,这周部落成为方国之后,有了大规模的农耕之法,于是周部落的人口迅速地增加,又有修道的道仙门派暗中支持,象姜子牙等人,就是当时修行的方士,加入周部落之后,教了他们很多法术,用于对抗商朝的那些禁术妖法。”

“而与此同时,商朝也因为纣王的狂妄自大,而触怒了邪天帝为首的祖先,他不知搭错了哪根筋,受到了别人的蛊惑,开始停止了大规模的人祭行为,不知道是他自己想要跟以前的那个机关术帝国的君王一样,做起了打上天宫的美梦,还是因为他真的觉得这样大规模的人祭太过于残忍,也会让自己一直受制于天上的邪派神明,所以就停止了这样的做法,企图在没有邪派祖先与神明保护的情况下,就四处征战,证明自己作为人间王者的能力。”

“结果,他的大军征战东夷,陷在远方,而被他之前几次打败,甚至是献祭过首领的周部落,却是趁机集结了八百诸候,对着商纣王发起了突袭和决战,本来商纣王可以用鬼兵和长生人之术来轻易地击败周朝军队,就象以前一样,但这回,周部落却是有仙人相助,在战场上让这些可怕的怪物当即暴毙而亡,由此则一战灭掉崇国,直扑商都朝歌。”

“而商纣王除了鬼兵与长生人之外,还有控魂之法,能让都城的十几万战俘奴隶,短期内为他们所用,在这生死存亡之时,邪天帝和邪派诸神也顾不得跟商纣王之间的矛盾了,亲自下凡助战,邪天帝更是用法力控制了十几万奴隶大军,让他们对周军发起冲击,结果周军这一方的道仙们,也纷纷现身助战,在邪天帝布下的诛仙大阵中,双方各施法术,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大批的凡人和神仙们混合在一起,又用各种奇法禁术,引来妖魔鬼怪,虎狼熊罴战斗,杀得那是一个血流漂杵,方圆数百里内,一片血海,可绝不止是这些人类的。”

斗蓬咬了咬牙:“如此惨烈的人神大战,最后的结果却是这么地遗憾,邪天帝战败,诛仙大阵也就此给打破,而那些受控灵魂的奴隶,则是失了控制,恢复神志,反过来加入周军,攻打商朝军队,这就是周灭商的真相吧。”

黑袍叹了口气:“只怕,战死的神仙和妖怪异兽的数量,都比人类还要多,事后,神仙们肯定也是以各种法术,隐藏了诛仙之阵这些神魔大战的战场,让凡人们以为,这不过是一场人间的战斗罢了,就象以前的战争,都是飞沙走石,烟雾滚滚,打仗的将士们自己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至于那万鬼咆哮,千妖嘶号的声音,人们也会以为这些不过是法术而已,见到这些东西的活人,只怕也已经死在战场之上了呢。”

老祖点了点头:“是的,商军习惯穿甲,戴上各种神鬼面具作战,也有给施以法术,身形异于长人,非常高大的武士,这是在平时大家就惯见的,到封神之战时,很多神明与道仙也穿上两军的盔甲,戴上面具,即使是面对面的搏杀,那些凡人军士也不会知道自己居然是在弑神,可是,他们的手中武器都经过了本方神仙的开光与施法,无论是弓箭还是戈矛,都可以刺穿神仙们的护甲与坚硬如铁的皮肤,直接把他们体内的灵气给摧毁,甚至是毒化,让这些神仙们,顿时就灰飞烟灭,化为一滩滩的黑水呢。”

斗蓬笑道:“所以,这些两军的战士,还以为自己杀的是长生人怪物呢,殊不知,神仙打架,让他们凡人有了弑神的能力,这正邪两派为了胜利,居然把屠神的法门也用了起来,太夸张了呢。”

老祖点了点头:“因为他们自己是生死存亡的决战,神仙们毕竟数量不多,两边加起来也不过千余,而人类的将士,两边都是在十万以上,只要武器能弑神,那就是强大的战力,所以经此一战,正邪两道的神仙们,损失了十之七八,邪天帝也灰飞烟灭,最后为了掩盖神明参战的痕迹,幸存的道仙道领作法,降下大雨,让数百里内,尽成血海汪洋,也是掩盖了这一战的真相。”

“战后,被打败俘虏的邪道诸神们,向正道的道仙服软投降,而出于正邪之间平衡的需求,道仙们也放过了这些邪神与祖先,只不过订下了封神协议,再也不允许神仙进入人间,建立王朝,小规模的祭祀与香火,是允许的,周朝手下有八百诸侯,这些诸侯也只有在打败商朝这一件事上是有共同利益的,灭商之后,这些诸侯大多数也是以游牧的方式回到故乡,然后逐水草而居,互相之间冲突兼并,只不过,以周朝为首的这些大诸侯,开始掌握了农耕的精要,从此在黄河两岸到关中之地,多数的诸侯不再游荡四处,而是开垦耕地,建立城邑,从此有了稳定的粮食,不再迁移,而人口,也在这样的农耕定居条件下,飞速增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