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输血夺命?(1 / 1)

太极宫灯火通明,李世民坐在案前一丝不苟的处理着堆积的政务,隋朝天下大乱,整个中原打成一团马蜂窝,又有突厥这些草原民族入侵,虽然扫平三十六反王,七十二路烟尘,可天下早已千疮百孔。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弑兄杀弟,逼迫老爹李渊退位,可谓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所以登基的这两年,他勤勉自持,没有一天懈怠,他要让天下人都看到,唐朝会在他李二的带领下走向辉煌,他要让那些反对自己的人知道,他比李渊、李建成都要强,他就该当这个皇帝。

长安,月色如霜。

宵禁后的长安城安静得好似鬼蜮一般,城墙两侧的百姓此刻早已安睡,只有巡夜的武侯举着火把,来回穿梭。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踏碎了长安城寂静的夜空。

“陇右三百里加急!”

信使骑着骏马在长安城中疾驰,若是平时早就被武侯拿下,此刻路过的武侯却都举着火把为他照明。

“陇右加急,难道是羌人围了兰州?”

“别瞎说,陇右有左武卫拱卫,卢国公带兵把守,对付小小的羌人,还不是手到擒来。”

“可是,我怎么听说,卢国公在陇右陷入苦战,进退不得?”

“你说的那都是老黄历了,前些日子有两位隐世高人的弟子入世,献上制盐之法,解了陇右缺盐之苦,士卒恢复力气,早已攻守易型。”

“哦?还有这事?大哥能否详细说说。”

........

太极宫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宁静。

被打乱思绪的李世民皱了皱眉,对身边的太监道:“去看看,是谁这么不懂规矩。”

“诺。”

太监刚打开门,就见一名小太监双手捧着两个布袋,恭敬的跪在门前。

“陇右三百里加急。”

“百骑司加急密报。”

太监见状也不敢怠慢,连忙接过,一路小跑来到李世民案前跪倒。

“哦?程知节跟百骑司一同送来加急密报,倒是罕见。”

李世民抬抬手示意对方送过来,打开布袋上面的火漆密封,李世民先看了程咬金的奏报,当他看到“亩产二十石”几个字时,整个人都抖了一抖。

不过,李世民强压下内心的激动,随即又打开装有百骑司密报的布袋,上面的火漆完好无损,说明里面的内容没有任何人看到过。

“果真有此神物,真是天佑我大唐,天佑我李世民!”

百骑司的密报跟程咬金的不同,程咬金只是简单说了介绍了几句,而百骑司却是将秦浩跟程咬金的对话一字一句全部记录下来,另外一块绢上,还绘声绘色的描绘出土豆的样貌。

“这能亩产二十石的神物,怎么长得如此平平无奇?”

就在此时,太极宫外,一名身着华服的美妇走入殿中。

“陛下,何事如此高兴?”

李世民见到来人,当即示意对方上来:“观音婢,你说这世上真有亩产二十石的粮食?”

长孙皇后噗呲笑出声来:“二郎这是从哪道听途说的,莫不是某些官员为了迎合二郎,编下如此弥天大谎,这世上怎么可能有亩产二十石的粮食,那天下百姓岂不是个个丰衣足食,再也不会饿死人了。”

“原本我也不信,可卢国公一向老成持重,百骑司也是亲眼所见,还将此物画了下来。”李世民一时也拿不准主意。

长孙皇后接过来一看,眉头也皱了起来。

“按说这卢国公不像是轻易被人愚弄之辈,他是如何知道此物能亩产二十石的?”

李世民解释道:“此前有隐世高人弟子入世,献上盐矿制盐之法,观音婢可还记得?”

“自然记得,二郎不是还封了他们男爵吗?难道此物也是二人所献?”

“观音婢果然聪慧,正是此二人。”

“如此说来,倒是有几分可信度。”

李世民点点头:“其实稍有夸耀也无伤大雅,只要亩产能达到十石,就已经可以称之为祥瑞了。”

要知道,此时水稻的亩产只有不到两石,而且还非常挑地,对土地的肥沃程度,灌溉都有极高的要求,而从程咬金跟百骑司的奏报来看,那土豆不挑地,即便是旱地也能种植,光是这两个优点,就足够让李世民心潮澎湃了。

“可惜,若是此物早出世个两三载,此番突厥来犯,我必叫他有来无回!”李世民狠狠一拍案几。

长孙皇后安抚道:“二郎不必如此,此乃神物,既然选在此刻降世,说明二郎才是天命所归,不是吗?”

李世民一想也是,要是早个几年,那岂不是要算到老爹李渊头上了,跟他又有什么关系?

“不错,观音婢所言甚是。”

长孙皇后想了想,又提醒道:“此等神物,断不可落入他人之手。”

“不错,突厥陈兵泾阳,距长安不过40里,若是贸然运送,恐有差池,追悔莫及,还是等逼退了突厥之后,再让程知节亲自押送,方能万全。”

“陛下圣明。”

李世民叹了口气:“唉,可惜,怕是要等上一段时日,才能一睹神物真容了。”

长孙皇后见李世民一副急切的模样,暗自好笑,这位大唐君主向来喜怒不形于色,此时却一副患得患失的样子,若是魏征看到,恐怕又少不了一通唠叨。

“对了,如若此神物真能亩产二十石,二郎准备如何赏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