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献计(1 / 1)

尘世刀吟 一介少年 1292 字 1个月前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长孙跟随着刘新彦度过了几天枯燥的员外郎生活。

作为吏部员外郎,刘新彦每年最重要的工作便是科举。如今科举刚刚结束,刘新彦一年的大项工作也算是完成了,这段时间正是大忙后的大闲。

不过刘新彦很快便体会到了那天聚会上,周密说的那句话,

刘新彦当时想的比较简单,单纯认为今后的仕途难以更进一步。然而,经过这两天的日子,刘新彦才明白,这里的不好走,还包括了上级不断的给自己穿小鞋。

长孙作为旁观者,也看出刘新彦骨子里是心气极高之人,要不是这些年官场磨去了他的棱角,可能这两天发生的这些事就足以让刘新彦自己辞官而去。

而吏部的那些老油条也正是算准了刘新阳这样的性子,所以便借此折磨挤兑他。

也多亏了刘新彦身边还有李东这样一位真朋友,帮他在中间打马虎眼。

长孙在心中暗暗感慨。

吏部衙门。

王尚书坐在主座之上,客座坐着礼部尚书孙淼,在场的还有员外郎王泽,站在王尚书身旁。

王尚书笑着说道。

孙尚书先是不顾形象的牛饮了一杯茶,而后苦笑着说道:

两人关系不浅,平时私下便往来频繁,这也是孙尚书能在王尚书面前不顾形象的原因。

两人寒暄片刻,王尚书再次问道:

王尚书一眼便瞧出孙尚书这里有为难之事,这次想来便是与自己商量的吧。

孙尚书闻言也不再客气,直接说道:

王尚书点点头,每年的春祭、秋狩等等事宜都是礼部负责,每一项都是繁琐且出不得岔子的大事。

孙尚书本想多说两句,但眼神很隐晦的瞟了眼一旁的王泽,最后还是咽了回去。

孙尚书压低声音说道,王尚书当然知道他说的那位正是遇害的宗亲唐怀安。

作为朝堂上的重臣,王尚书当然知道孙尚书说的这些事,秋狩本是礼部一手操办,但今年宗室勋贵有意借此事展现自己的存在。

于是宗室勋贵力荐淮王季子唐怀安协同礼部操办秋狩,皇帝也同意了。

孙尚书在王尚书这样的老油条面前也不隐瞒,直言不讳的说出自己的小心思。

王尚书点点头,这样的心思和操作在朝堂之上是大家惯用的手段。

王尚书有些理解孙尚书一进来时表现的疲惫了,孙尚书这相当于中途接了个烂摊子,关键是唐怀安还死了,连个交接都没有。

孙尚书接着说道:

王尚书无奈的摇摇头,似乎对于淮王会如此并不新奇。

孙尚书闻言同样有些无奈,这些他也都知道,但这对他来说相当于是无妄之灾,任谁都会感觉冤枉。

王尚书闻言没有回话,而是端起茶杯默默的喝了口茶。

孙尚书见状便明白了王尚书的意思,他也是魏党的主要成员,所以对于王尚书为何会举荐云学知还是知道内幕的。

孙尚书之所以有这一问,不过是这段时间实在被淮王纠缠的有些苦不堪言,所以也是真心希望案件能有进展,哪怕是多一个怀疑对象,能让淮王分出些精力去怨恨别人也是好的。

王尚书放下茶杯,转移话题道:

说到这里孙尚书有些唉声叹气。

秋狩本是皇室男性成员参加的狩猎活动,不过渐渐的也有一些皇室女眷们会参加,毕竟这是为数不多可以见证皇室成员武力的机会,女眷们很是希望能见证某位皇室成员神武的一面。

而对于皇室的男性成员来说,也是乐得自己如此英武不凡的一面被更多人见证。

当然一般情况下,这些皇室的女眷们往往只会在外围指定的区域观赏。

但泰安公主不一样。

孙尚书口中的泰安公主乃是当朝长公主,与皇帝是同胞兄妹,地位非同一般。

长公主地位不一般是因为她虽为女儿身,但在朝堂之上却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据说在当朝皇帝还未登基时,长公主曾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虽然如今皇帝登基,皇权稳定,但长公主依旧对朝堂有着一定的把控力,并且有时候的有些决定就连皇帝也感到头疼且无可奈何。

例如长公主至今未出阁;再例如这次秋狩长公主一定要参加,还是要随皇室的男性成员深入狩猎场。

王尚书听到这里,开口道:

孙尚书苦恼的说道:

王尚书听闻也有些震惊,孙尚书所说的金漆重甲龙辇乃是皇帝专属座驾,并且还是当年皇帝征战北方,平定北线流寇时乘坐的。

其最值得称赞的就是它出色的防御能力,能够让皇帝出入敌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由此便可见一斑。

王尚书说道。

谁知孙尚书依旧愁容满面,开口说道:

王尚书问道。

孙尚书有些无奈。

王尚书闻言面色略显凝重,开口提醒道:

王尚书替孙尚书松了口气,开口道:

孙尚书摇摇头,

王尚书哑然一笑,孙尚书说的祝维康是工部尚书,两人平时就不对付,这个时候祝尚书不愿替礼部担事倒也正常。

孙尚书见王尚书不接话,索性厚着脸皮说道:

孙尚书所说的悬桥阵是专门铭刻在马车上,可以令马车的车架悬浮于车轮之上几厘米,如此一来哪怕是在颠簸的路段,马车也能如履平地。

不过悬桥阵虽好,但铭刻起来却颇为费神,并且即使是在工部之中,会铭刻悬桥阵的赋魂师也屈指可数。

也正因此,悬桥阵便成了皇室的专属,只有皇室核心人员的座驾才能够铭刻。

孙尚书知道王尚书与工部的祝尚书关系不错,所以此次前来便是希望王尚书能从中调解,向工部借人铭刻符阵。

王尚书有些为难,也正是因为和祝尚书关系不错,所以他知道这段时间工部也并没闲着,同样有自己的一摊子事。并且会悬桥阵的那几名赋魂师都是工部的香饽饽,心气奇高,哪怕是祝尚书有时也需要看他们的脸色。

王尚书与孙尚书言明情况,最终孙尚书只能失望的离开。

而待孙尚书离开,一直在大厅内作陪的王泽走到王尚书身边,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