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袁绍的母亲是个婢女,所以袁绍是袁逢的庶子。早年袁绍的地位颇见低微,因袁逢的兄长五官中郎将袁成早逝,袁逢将袁绍过继给袁成,袁绍才慢慢有机会出人头地。因为袁术是四世三公之后袁逢的嫡长子,所以看到袁绍出风头,袁术内心里嫉妒袁绍,觉得他一个庶子的身份不应该盖过自己的风头。
当时,豪杰多数都归附袁绍,而且因他一家遭难(被董卓族灭)受感动,人人想着为他报仇,所以州郡蜂拥而起的部队,没有不打袁氏旗号的。袁术愤怒地说:“这些小子不跟随我,反而跟随我们家的家奴吗!”他还给公孙瓒写信说:“袁绍不是袁家的儿子。”袁绍听到后大怒。
191年初,袁术派孙坚进攻刘表。刘表任命江夏安陆人黄祖为江夏太守,在樊城(今襄阳市樊城区)、邓县(今河南邓州)之间迎战。孙坚击败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襄阳。刘表闭门不战,派黄祖乘夜偷偷出城,前去调集各郡的守军。黄祖带兵归来,孙坚复与大战。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乘胜连夜追赶。黄祖的部曲潜伏在竹林树丛之中,在风林关用暗箭将孙坚射死。
孙坚生前推荐的孝廉长沙人桓阶(字伯绪,长沙人)冒险晋见刘表,请求他归还孙坚的尸体安葬。刘表为他的义举所感动,表示同意发还。孙坚哥哥孙羌(字圣台)的儿子孙贲(字伯阳)率领孙坚的部队投靠袁术,袁术又上表推荐孙贲担任豫州刺史。从此以后,袁术不再能战胜刘表。
孙坚死后,刘表切断了袁术的粮道,使其无法再盘踞南阳,迫使他往兖豫方向出走,间接促成了后来袁术与曹操的匡亭之战。此举不但彻底除去袁术觊觎荆州的野心,更借曹操军的力量削弱袁术势力,使其更加远离荆州,减少了对荆州威胁,也巩固了自己在荆州的统治权。
一代英雄孙破虏,在汉末乱世的战场上,如同一颗耀眼的流星。然而他太不顾及自身安危,最终死于不知名的士兵手里,时耶?命耶?元初大儒郝经认为:“破虏以雄才壮略,遭汉衰末,慨然有拨定之志。崛起吴会,陵蹈中原,讨灭黄巾,劝诛董卓,识度远矣。逮卓废立劫迁,奋其忠烈,以偏师追亡逐北,使不敢东。修塞园陵,保完汉玺,威震函洛,向非袁术掣肘,扶义而西,汉未必亡。”这是对孙坚很全面的评价。
同年,刘焉在益州处处仿效皇帝,就像子夏在西河模仿孔圣人一样。刘表便上言朝廷,称刘焉似乎有子夏在西河疑似圣人论的迹象。当时刘焉出任益州牧时,大儿子刘范为左中郎将,二儿子刘诞为治书御史,小儿子刘璋尚无官职,都在朝廷作为人质,只有第三子刘瑁随刘焉入蜀。朝廷得到刘表的奏章,于是任命刘璋为奉车都尉,前往益州诏谕刘焉,告诉他要他小心大儿子和二儿子的小命,刘焉趁机就把刘璋留下不再返回朝中。
刘焉之前与“东州士”合作寻找借口杀死益州豪强王咸、李权等十余人,以树立自己的威信,导致益州士民的激烈反抗。首先起兵反抗刘焉的正是当初积极支持刘焉入川的益州士族首领人物任岐、贾龙等人。这些人举兵攻击刘焉,烧成都邑下。刘焉御敌,东州人多为致力,于是击败任岐、贾龙。征战中,贾龙甚至打算引狼入室,依赖董卓的势力对抗刘焉。犍为太守任岐自称将军,与从事陈超举兵迎接董卓派遣的司徒赵谦,又与刘焉在青羌坂作战,最终还是失败。刘焉虽利用“东州士”的力量平定了任岐、贾龙的动乱,但他再也不可能得到益州士族真心的支持和拥护。从此,刘氏在益州与当地本土士族之间便产生了不可磨灭的隔阂,这也影响了他们一家以后的命运。
刘焉杀死任岐、贾龙之后,渐渐得意忘形,于是在益州暗中策划独立,沛国丰县人张鲁(字公祺,道教正一派第三代天师)从他祖父张陵(字辅汉,道教的创始者,道教徒称他为张道陵,张天师,祖天师,正一真人)创立道教以来,世代信奉,迁到蜀地居住。张鲁的母亲因会神秘的道术,经常出入刘焉家中,于是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张修(巴人,五斗米道的创始人)为别部司马,派两人联合率兵攻杀汉中郡太守苏固。后来刘璋时,张鲁杀害张修,夺其兵众,并截断斜谷道,封锁了益州到长安的通道,又截杀朝廷派来的使臣。
张鲁在汉中,因袭张修教法,并“增饰之”,自称“师君”。来学道者,初称“鬼卒”,受本道已信,则号称“祭酒”,各领部众;领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不置长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务。继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诚信不欺诈,令病人自首其过;对犯法者宽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过,则当修道路百步以赎罪。又依照《月令》,春夏两季万物生长之时禁止屠杀,又禁酗酒。他还创立义舍,置义米肉于内,免费供行路人量腹取食,并宣称,取得过多,将得罪鬼神而患病。
东汉末年,群雄蜂起,社会动乱,不少人逃往相对安定的汉中地区,如关西民从子午谷逃奔汉中的就有数万家。张鲁还得到巴夷少数民族賨(故賨国都在今四川达州市渠县的土溪城坝)人首领杜濩、七姓夷王朴胡、袁约等人的支持。他采取宽惠的政策统治汉中,“民夷便乐之”。“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五斗米道凭借政权的力量扩大了影响。五斗米道信徒入道,只需交五斗米。张鲁在汉中十余年,信徒众多,成为汉末一支颇有实力的割据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