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一三八章 上升期的孙权和张鲁(1 / 1)

汉末风采 老张啊 1271 字 3天前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人。

吕蒙少时,南渡长江,依附姐夫邓当。

当时邓当为孙策的部将,数次征伐山越,吕蒙年仅十六岁,也私自随邓当作战。

后来被邓当发现,大惊,厉声喝叱也无法阻止。

作战归来,邓当将此事告吕母。吕母很生气并要处罚他,吕蒙说:“这贫贱的日子难生活下去,说不定获得功劳,就能取得富贵。再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母亲怜惜而饶恕了他。

时人孙元晏以诗赞曰:“幼小家贫实可哀,愿征行去志难回。不探虎穴求身达,争得人间富贵来。”

当时邓当手下有一个官员,见吕蒙年幼,很轻视他,说:“那小子能干什么事,不过是送肉去喂虎而已。”后来,又当面耻笑羞辱吕蒙。

吕蒙大怒,举刀而杀之,逃到同乡郑长家中。后通过校尉袁雄出来自首,袁雄为吕蒙从中说情,并将他推荐给孙策。孙策见吕蒙确有过人之处,便把他安排在身边作事。几年后,邓当去世,张昭推荐吕蒙接替邓当职务,任别部司马。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享年26岁。孙权接掌了大权,想把那些统兵较少又发挥不了多少作用的年轻将领检选出来,把他们的部下加以调整合并。

吕蒙听说后,知道部队合并后,自己想有所作为,就更困难了。

于是,他想办法赊来物品,为部下赶制了绛色的服装和绑腿,并加紧操练。

孙权检阅时,吕蒙兵马“陈列赫然,兵人练习”,孙权见后大悦,认为他治军有方,不但没有削减其部,反而增加了他的兵员。自此,吕蒙便留在了孙权的身边。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今浙江义乌)人。其父骆俊,官至陈国相,因不答应袁术借粮的请求,为其所派刺客暗杀。

骆统当时八岁,他的母亲改嫁给华歆做妾,于是与亲戚一道回到乌伤。他的母亲来送别,骆统拜辞母亲上车后,脸朝前而不往后望,他的母亲哭着跟在车后。赶车的人说:“夫人还在那里。”

骆统说:“不想增添母亲的思念,所以不回头看他。”

骆统侍奉嫡母甚为恭谨,当时年岁饥荒,乡里及远方来的人大多生活困顿,骆统为了帮助他们而减少自己的饮食。

他的姐姐仁爱有德行,守寡无儿回到娘家,看到骆统的样子心里十分难过,多次问他是什么原因。

骆统说:“士大夫们连糟糠都不能吃饱,我哪来心思自己一个人吃饱?”

他的姐姐说:“真是这样,为什么不告诉我,而自己把自己折磨成这个样子。”于是她就将自己的粮食给了骆统,又将此事告知母亲,他的母亲也认为他很贤德,于是叫人分发施舍粮食,骆统由此名声显扬。

建安五年,孙权以讨虏将军身份兼任会稽太守,骆统时年二十岁,被试用为乌程国相,乌程百姓超过万户,都赞叹他能仁惠治理。

孙权嘉奖他,召他为功曹,代行骑都尉,并将堂兄孙辅的女儿稼给他为妻。

骆统致力于补救考查时政,如有什么见闻,他绝不让事情过夜再办。

他常劝说孙权尊重接待贤良人士,勤勉探究时弊;飨宴赏赐时,可让大家分别进见,对他们嘘寒问暖,施以亲密情意,启发诱导他们说出心里话,观察他们的志趣,使他们都感恩戴德,怀着报答之心,孙权接受了骆统的建议。

孙权前期之所以能推诚信士,求贤若渴,恤民如稚子;同时,量能授器,德能容人,亲以致爱,其间与骆统的剖心赤诚、刚正为人、谏以补过是密不可分的。

#####

汉川方面,张鲁认为刘璋懦弱无能,不再服从刘璋的命令,袭击别部司马张修,杀死张修而吞并了他的队伍。

刘璋大怒,杀死张鲁的母亲和弟弟,于是张鲁占据汉中地区,与刘璋为敌。

刘璋派中郎将庞羲进攻张鲁,未能取胜,便委任庞羲为巴郡太守,驻守阆中,抵抗张鲁。

庞羲是东州集团的领袖,又曾是刘焉的托孤重臣,现在担任巴郡太守,是益州防御汉中张鲁的屏障。

庞羲与刘璋为姻亲关系,其女庞氏嫁予刘璋长子刘循为妻,后因为骄功自重,私自招募賨人为部曲,受到刘璋的怀疑。庞羲听说刘璋怀疑自己,于是想叛离刘璋自为诸侯,后为程畿所阻止。

程畿,字季然,巴西郡阆中人。

刘璋时期程畿为汉昌县县长,该县有賨人,其种族本性刚猛,从前汉高祖利用他们平定关中。

巴郡太守庞羲考虑到天下纷乱,郡中应建立武卫部队,颇招集有一些私人武装。有人向刘璋进谗言,说庞羲想造反,刘璋心中怀疑。庞羲听说后,很害怕,想要谋划自保,派遣程畿的儿子程郁宣布命令,求兵自卫。

程畿回话说:“郡中招集部曲,本来并非反叛,虽然有人谗言,关键在于尽诚,如若一定害怕,便生不良之心,这并非是我想要听到的事。”

并告诫程郁说:“我受州牧恩典,应为州牧尽节。你是郡中官吏,应为太守效力,不要因为我而有异心!”

庞羲派人告知程畿说:“您的儿子在郡中,不服从太守命令,那么您的家庭就会遭受祸患了!”

程畿回话说:“从前乐羊为将军,饮过用他儿子作的羹,这并不是无父子恩情,而是大义使之然。现在您即使把我儿子煮成羹,我也一定饮下去。”

庞羲知道程畿一定不会帮自己的忙,于是转而殷切地向刘璋表示歉意以致免去祸患。刘璋听说这件事,升任程畿为江阳太守。

张鲁依仗祖辈在汉中的影响力,依照五斗米教的方式统治汉中。张鲁不设置官吏,而全部由天师道中的首领祭酒来管理各级行政事务。

当地的百姓以及夷人对张鲁的制度都很欢迎,外地流亡到汉中地区的人,也不敢不信奉天师道。

后来,张鲁又夺取巴郡。

朝廷无力进行征讨,只好安抚张鲁,任命他为镇民中郎将,兼任汉宁郡太守。

张鲁对待朝廷,只是进贡当地土特产而已。

民间有人从地里掘出一颗玉印,张鲁的部下打算尊称张鲁为汉宁王。

功曹、巴西人阎圃劝阻张鲁说:“汉水流域有十万户百姓,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四面地势险要,利于固守。上辅佐天子,可望建成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业;次一等的,也可像窦融那样,不失去富贵。如今,作为皇帝的代表来行使职权,形势上已完全独立自主,不必要王爵的称号。希望您能暂不称王,先不要惹祸。”张鲁听从了阎圃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