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品菜(1 / 1)

众人来到一间清新典雅的屋里。桌椅的造型古香古色,摸上去纹脉细腻,光滑不黏手。俱是用梨木,枣木等上好木料所造。窗子都是木制花菱,雕刻精美。两个青花瓷的瓶子摆放整齐。

单清说道:“这屋里好清雅别致啊,根本不像吃饭的地方。你说那俩瓶子是不是真青花?“

顾飞道:“我又不懂,哪里知道,我看八成是高仿青花,真的不会摆放出来的,万一出点闪失,可不是小事。”

两人正说着,忽然一个身穿银灰色窄袖衣美女怀抱古琴走了进来。

美女轻轻说道:“请让小女子为诸君弹奏一首高山流水,作为餐前小曲,洗心醒神。”

顿时,一股清澈的琴声如流水般洒落开来。

这姑娘长得清丽淡雅、纤巧秀美,弹出的琴声犹如天籁之音,众人屏住呼吸,静静的欣赏。

一曲终结,美人鞠躬离去。而众人却还沉浸在琴声。

良久,黄处长说道:“光听此琴声,这次就没白来。”

身穿古代宫廷服饰的美女们这时候送来了水果。正餐前为客人奉上食前果品,这个程序是古代贵族的象征。

西瓜,芒果,葡萄,火龙果,猕猴桃......被切成片,穿在小木签上,摆放整齐。众人随手拿起来,品尝着。

终于开始正餐了。

那位刚才演奏的美女,换了一件翠绿旗袍进来。

“为君送上一曲春江花月夜。”

在欢快的琴声中,第一道菜也开始上了,只见一盘烤鸭端了上来。身穿宫廷服饰的美女解说员报上菜名“春江水暖鸭先知。”

解说道:“公元400多年的南北朝,《食珍录》中即有“炙鸭”字样出现,南宋时,烤鸭已为临安(杭州)“市食”中的名品。其实烤鸭不但已成为民间美味,同时也是士大夫家中的珍肴。但至后来,据《元史》记载,元破临安后,元将伯颜曾将临安城里的百工技艺徙至大都(北京),由此,烤鸭技术就这样传到北京,烤鸭并成为元宫御膳奇珍之一。随着朝代的更替,烤鸭成为明、清宫廷的美味。明代时,烤鸭还是宫中元宵节必备的佳肴。”

烤鸭已经片好,众人开吃。

顾飞说道:“真好吃,里面还有一股清香味。”

那位美女说道:“这股清香,正是由于是由枣木,梨木烤成。采取的是挂炉烤法,不给鸭子开膛。只在鸭子身上开个小洞,把内脏拿出来,然后往鸭肚子里面灌开水,然后再把小洞系上后挂在火上烤。这方法既不让鸭子因被烤而失水又可以让鸭子的皮胀开不被烤软,烤出的鸭子皮很薄很脆,成了烤鸭最好吃的部分。挂炉有炉孔无炉门,以枣木、梨木等果木为燃料,用明火。果木烧制时,无烟、底火旺,燃烧时间长。鸭子入炉后,要用挑杆有规律地调换鸭子的位置,以使鸭子受热均匀,周身都能烤到。烤出的鸭子外观饱满,颜色呈枣红色,皮层酥脆,外焦里嫩,并带有一股果木的清香。”

众人边吃边惊叹道:“区区一个烤鸭,还有那么多的讲究。”

下面又上来一盘凉菜,大家一看,傻了,这不是白菜么。

美女说道:“乾隆白菜”。

“白菜片好后拌入麻酱,蜂蜜,醋,生抽,最后撒入芝麻。”

单清夹了一筷子,说道:“真的很好吃,这个菜颜色很亮,应该就是涂了蜂蜜的缘故吧。”

美女点头微笑。

大家都纷纷说道从没吃到过这么好吃的白菜......

有了荤菜,素菜,下面一道该上什么了?众人期盼着。

很快,一盆汤呈现在大家眼前。

美女说道:“山药玉竹白鸽汤。”

“中医认为天为阳,地为阴,由于鸽子每天在天空中翱翔,所以鸽子的身体中吸收了大量的自然阳气。这道药膳中的鸽肉可以治疗肾精不足引起的的身体虚弱,如果是皮肤生有恶疮、疥癣等病症,鸽子肉也是较好的食疗原料;而山药、玉竹和麦冬的合用,又能起到滋养肺阴的作用,这道菜阴阳调和,滋补身体,是本店近期特别推出的。”

大家每人都用勺子盛了小半碗,细细的品着汤。

顾飞说道:“我怕身体虚,得多吃几块鸽子肉。”

大胖子威盛说道:“我也虚,也得多吃几块”

整个鸽子,很快被众人瓜分干净。

大家吃到这里,春江花月夜也演奏完毕。伴随古筝曲渔舟唱,夏天开始了。

一盆菜端了上来。解说员说道“黄焖鱼翅”。

“.‘黄焖鱼翅‘是北京著名官府--‘谭家菜‘,本出自于清末年间谭宗浚家中。谭宗浚一生喜食珍馔美味,从他在翰林院中做官时起,便热衷于同僚相互宴请,以满足口腹之欲。其子谭王彖青讲究饮食,更胜其父。

谭家女主人及家眷为满足其欲望,很注意学习本地名菜的特长和绝招,在烹制上精益求精,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谭家菜‘,后来它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官宦名流为了一享口福,辗转托人,借谭家宴客,掷千金而不悔。

“主料采用菲律宾的黄鱼翅,这种翅中有一层象肥膘一样的肉,翅筋层层排在肉内,胶质丰富,质量最佳。此菜翅肉软烂,杏黄透亮,柔软糯滑,味极醇鲜,整翅多汁。此菜是本店的招牌菜之一,请君品尝。”

大家一听是鱼翅,都眼馋的看着。黄处长先给威盛盛了一碗,说道:“这次要多谢你了,尝尝吧,这道菜很有名的。”

张修文也要给黄处长盛一碗,黄处长摇头,说道:“先给这些有真本事的学生盛,他们才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靠后。”

说完,黄处长一一给学生盛上,剩下的几个人一人分了小半碗。

张修文笑道:“还不快谢谢黄处长。”

同学们都一一说道:“谢谢黄处长”

黄处长说道:“这样吧,你们以后就喊我黄叔吧,什么处长不处长的,都是浪得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