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某告辞。”
白衣书生行了个礼,转身离开。
他刚踏出主帐脸色就沉了下来,看向守在外面的随从低声开口:“走。”
刚准备迎上来的随从看了眼他不太好的脸色,连忙收回了准备询问的话语,垂下了头什么都没问的跟着他离开。
直到回到他们自己的营帐,整个营帐都被他们的人围住后,随从才终于忍不住的出声询问:“沈公子,可是出了什么事儿?”
沈玦寒着脸点了点头,压低声音开口道:“快去将咱们的人都召回来,尽快找机会离开这里。”
耶鲁泽可不比他那父王和弟弟好糊弄,他们现在的处境,非常的不好。
沈玦怀疑,耶鲁泽很可能想要拿他们去换耶鲁善回来。
如果他真的有这个打算,那他们就危险了。
而且,他刚刚提到雁家军内有他们的内应,虽然不是瞎扯的,但那个内应在雁家军中的级别并不高,想要接触到耶鲁善恐怕都困难,更别提顺利的将人带出来了。
之所以会提出那样的建议,不过是想要将局势再次搅乱,方便他们趁乱脱身而已。
随从愣了一下,想到什么后脸色也跟着紧绷了起来,有些紧张的看向他:“可是……?”
白衣书生面色略冷的点了点头,语气里带上了几分急切担忧:“快去。”
等耶鲁泽反应过来,他们再想离开就迟了。
随从看着他冷肃的神情也不敢再耽搁下去,连忙点头离开。
主帐内,耶鲁泽看着挑帘进来的手下出声询问:“有动静了?”
进来的那人点了点头,刻意压低了大嗓门开口道:“那姓沈的回去后就钻进营帐里没出来了,不过看他们那边的动静,像是在悄悄叫回他们的人。”
之前二王子掌管军营的时候并没有特意限制过他们的行动,除了不能随意离开军营,洛氏的这些人在他们的军中活动还算自由,并不会一直呆在划分给他们的营帐内。
耶鲁泽眼底闪过一丝寒意,看向手下人吩咐道:“让人继续盯着他们,等人到齐后就将这些人一网打尽。”
事实证明,沈玦的预感一点都没有错误。
耶鲁泽从一开始就打算拿他去换耶鲁善。
既然有更简单风险更低的办法将耶鲁善弄出来,他为什么还要再去冒险?
“是。”
夜色渐深,一片平静的匈奴营地里暗地里却是暗潮涌动。
原本已经熄了灯的营帐内有人影晃动,很快沈玦就带着几个人悄悄从营帐内走了出来。
旁边的营帐内也有几道身影悄悄出现,为首的人悄然的朝着沈玦点了点头。
沈玦看了眼周围的情况,趁着一队匈奴巡逻兵离开的空档朝身后的十几人打了个手势。
在匈奴营地的这些日子,他们早就将这边的布防情况摸的一清二楚。
只要能错开巡查的守卫溜到营地大门附近等着,他们就可以借助营地换防的时间段,制造一次逃出去的机会。
沈玦将一切都计划好了,却没有想到,他们只不过才走了几步,周围却突然亮起了火把。
转瞬间,众多匈奴士兵出现在了他们面前,沈玦一行十几人眨眼间便被包围了。
“大半夜的,沈公子这是打算带着人去哪?”
熟悉的声音自沈玦后方传来,围着他们的匈奴士兵主动给这道声音的主人让出了一条道。
沈玦一转身,就瞧见了面带笑意的耶鲁泽。
耶鲁泽这次的态度倒是挺客气的,然而沈玦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他心底提了一口气,面上却分毫未显,甚至还笑着开口道:“营帐内太闷了,沈某热的睡不着,便让大家陪着一起出来透口气。”
耶鲁泽的视线在他身后的十几人身上扫过,神情忽的冷了下来,毫不客气的出言嘲讽:“出来透口气需要所有的人陪着?”
“知道的晓得你这是出来透口气,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想趁着夜色逃走呢。”
沈玦仿佛没有听出来他话语里的讽刺意味,依旧笑着淡定自若的开口:“出来走走,自然是人多热闹一点。”
“叨扰到了大家是沈某的不是,沈某这就回去休息。”
说着他看了眼将他们包围的匈奴士兵们。
士兵们则是看向了耶鲁泽。
耶鲁泽朝他们摆了下手:“沈公子要回去休息,还不让路。”
举着火把的匈奴士兵们犹豫了一下,还是朝着两边散去,给他们让出了一条道路。
洛氏的人大多都面色紧张的看向被他们护在中间的沈玦。
白衣书生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开口:“都回去歇着吧。”
现在这情况,他们就算是想走也走不掉了。
其余洛氏人不甘心的握紧了拳头,却也没有任何办法。
他们就算再能打,也不可能只凭借十几个人就能在人家军营中将沈公子完好无损的护送出去。
出门前公主还特意交代过,在外面遇到什么事,一切听从沈公子的安排。
他们只能老老实实的跟着沈玦回了营帐。
耶鲁泽冷哼一声,对身边的壮汉吩咐道:“看紧他们,让人跑了我拿你是问。”
营帐内,洛氏众人皆脸色铁青,不停的有人在沈玦身边转来转去,不安的一直询问沈玦该怎么办。
沈玦微抬眼睑瞥了他一眼,脸色不怎么好看的开口:“外面全是匈奴人守着,急也没用。”
耶鲁泽虽然暂时没对他们做什么,却将他们软禁在了这营帐之内。
现在想离开,更难了。
很快,小宣山另外一边的雁云深就收到了匈奴人同意用洛氏之人交换耶鲁善的消息。
只是,对方也提出了条件。
姓沈的用来交换耶鲁善,其余的十几名洛氏余孽则用来交换被雁云深抓住的匈奴将领,一个人换一个人。
雁云深看着来信嗤笑了一声,抖着信函看向前来送信的匈奴士兵勾唇笑容妖孽的开口:“你们这是又换领头人了?”
这封信写的条理清晰,用词也心平气和,这可不像是性子暴躁的匈奴人能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