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罗诗怡一家(1 / 1)

捡宝生涯 吃仙丹 2954 字 5天前

看到门总算打开,这令大军顿时松了一口气,不过开门那位女孩子却把他吓了一跳,明明没一起跟来的何婉奕,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但再仔细一看,这人看起来跟何婉奕不太一样,不但妆画的浓,而且气质也不同,眼前这位给他的感觉,风尘味比较浓,看着不太舒服。

大军马上就反应过来,这个长得和何婉奕很像的女孩子,应该就是何婉奕那位被别人抱养的姑妈的女儿,罗诗怡。也难怪当初何婉奕会被认错了,如果不是熟悉的朋友,认错的机率非常大。

因为突如其来的意外,大军有些愣神,旁边一位亲戚提醒道:“大军,还傻站着干嘛,不进去啊?”

大军回过神来,向心里有些奇怪的罗诗怡微微一笑,随即走进了房间,看到了特别美艳又有些娇羞的新娘。

大军还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谭桂花,不禁又愣住了,此刻他才隐约有些明白,自己好像捡了一个“大漏”。

这时,女方的亲戚朋友以及伴娘团的姑娘们开始喊道:“背媳妇!背媳妇!”

大军回过神,有些不好意思地走到谭桂花跟前,背身蹲下,谭桂花也顺势甜蜜趴到了大军的背上,之后,新郎、新娘在亲戚好友们的簇拥下出了门。

因为担心电梯不够用,孟子涛和舒泽刚才就先坐电梯下楼。

“那娘们怎么会在这里,而且还是以伴娘的身份?”舒泽刚才也看到了罗诗怡,对她出现在这里很意外。

孟子涛也觉得奇怪:“谁知道啊,难不成她跟桂花认识?可以前没听桂花提起过啊。”

“搞不懂,不过想来大军应该会问的。”

“嗯。”

上了车,孟子涛对着正在跟司马月澜闲聊的何婉奕说道:“我们刚才看到罗诗怡了。”

何婉奕一开始还有些迷糊,半响才想起来罗诗怡是谁,惊讶道:“啊,她怎么也在这里?”

孟子涛说:“她不但在这里,而且还是伴娘。”

这更让何婉奕感到惊讶了,能做伴娘的应该是谭桂花的亲朋吧,怎么以前没听谭桂花说起过呢?

舒泽说道:“我们也觉得奇怪,一会听大军怎么说吧。”

车子陆续出发,大概过了十多分钟,孟子涛就接到了大军的来电,他把罗诗怡出现在这里的原因说了一下。

原来,罗诗怡的父亲是谭桂花的表舅,以前两家关系很好,不过他们早早的就去山城了,定居之后不方便来往,但还是经常联系。再加上谭桂花后来当了兵,都已经十几年没见过表舅一家了,也难怪她对罗诗怡没印象。

这回谭桂花结婚了,她表舅一家还是来了,不过是昨天晚上才到的郢都,因为时间太晚了,当时谭桂花已经休息,所以又没有遇到,直到今天早上她才看到罗诗怡,差点以为自己眼花了。

因为今天事情太多,谭桂花不方便多问,也没有打电话给大军。

至于罗诗怡之所以成为伴娘,也是因为一位伴娘由于水土不服生病了,正好俩人身材差不多,罗诗怡又有当伴娘的经历,于是就顶了上去。

复述了事情的原委,孟子涛问道:“一会你要不要去认个亲?”

何婉奕有些头大,说:“这种事情我还真没遇到过,都不知道说什么是好呢。”

司马月澜笑道:“这有什么,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呗。”

何婉奕说:“会尴尬啊,难道我上去问,你是我当初被人抱养的姑妈吗?”

司马月澜咯咯笑道:“你傻啊,需要这么问吗?等你在他们一家面前晃一次,他们肯定会觉得好奇,到时就会问你,你完全可以装作很惊讶地提起,你有一位早年被人抱养的姑妈,这不就好了吗?”

“我怕我演技不行啊。”

“那你就向孟哥讨教呗。”

孟子涛笑道:“我怎么觉得你这话里还有别的意思啊。”

“这可是你自己乱想的。”司马月澜掩嘴而笑。

车子停在了村口,实在是车队庞大了,村里根本停不下。

说起来,今天大军的婚礼对整个村子来说,完全是前无古人,至于说后面有没有来者,虽说不一定但机率想必也很渺茫。

先不说其它,光是宴席,都摆了有上百桌,而且还是邀请的知名大厨,完全有郢都五星级酒店的待遇。

再加上一辆辆大部分人都没有见过实物的豪车,全程直播的视频等等,足够当一段时间的闲聊话题了。

接下来,按本地风俗完成结婚仪式,主家就开始给大家安排位置,孟子涛他们不用说,都被安排在了贵宾位,说是贵宾位,但农村的席位肯定不像酒店那么讲究,只是被安排在家里而已。

而女方的主要亲戚也被安排在家,好在农村房子大,到也安排的过来,不显拥挤。

罗启平看到从不远处走过去的何婉奕,相当的诧异:“咦,你们看那女孩子是谁呀?”

孙美娟母女也看了过去,看到何婉奕的时候,也都相当的震惊。

罗诗怡愣愣地说:“妈,我不是有位失散的同胞姐妹吧?”

孙美姐说:“胡说什么,你是独生女,哪来的失散姐妹?”

罗诗怡说:“那怎么会长得这么像啊,肯定有血源关系吧。”

罗启平摆了摆手:“这个也说不一定,前段时间我看过一个报道,说是有摄影师拍摄了一个系列的照片,看起来像是双胞胎,但其实他们都没有任何的血源关系。而且,电视台不是经常有模仿秀嘛,有些人就长得很像明星。”

“我还是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罗诗怡看到母亲有些呆愣,轻轻推了一下道:“妈,您在想什么呢?”

“哦。”孙美娟回过神:“你们应该知道我是被抱养的吧,会不会是……”

罗诗怡眼睛一亮:“还真这个可能呀,妈,您不是一直说有机会要找到亲生父母吗,要不我帮你去问问?”

“问什么问!”孙美娟瞪了女儿一眼:“我寻亲,你这么积极干嘛?”

罗诗怡噘了噘嘴:“您这话说的,我是您女儿,我不积极谁积极啊。”

有道是知女莫如母,女儿打什么小九九,孙美娟马上就猜到了:“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我说你的功利心能不能别这么大啊?”

罗诗怡义正言辞地说:“我这怎么是功利心大呢?亲戚嘛,总是要经常走动的,不然怎么叫亲戚呢?”

“那小姨这边你怎么不愿意来?”

见女儿有些哑口无言,孙美娟瞪了她一眼:“这事你就别操心了,我自己会处理的。”

另一边,孟子涛一行人纷纷入座,司马月澜说:“我刚才有注意到,你姑妈家有注意到你哦。”

“真得?你说他们会不会来找我?”何婉奕稍稍有些紧张。

司马月澜笑了起来:“找你就找你呗,那只是你姑妈,你紧张干嘛。”

何婉奕不承认:“谁紧张啦,我只是……只是有些没准备好啦。”

孟子涛笑道:“其实真没什么的,再说有我们陪在你身边呢。”

听孟子涛这么一说,何婉奕好了一些。

正当大家闲聊的时候,一位看起来肥头大耳的中年男子走到他们的桌子前,对着身旁主家安排位置的人说:“这不是有空位嘛,我就坐这里了。”

“这……庞总,这……”

还没等那位说完,男子就一屁股坐了下去,一副自来熟的样子道:“几位,我坐这里没关系吧?”

看周围桌子都已经坐满了,孟子涛他们都本着与人方便的念头,没有反对。

看着安排位置的人一脸抱歉的样子,舒泽笑道:“没事,我们也没那么讲究,一会有人没座位的话,带过来就行了。”

那人连忙客气地表示了感谢。

这个时候,男子自顾自地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了一个比较大的保温杯,给自己倒了杯茶,又问大家道:“你们要喝茶吗?”

大家都表示不用。

“那我就不客气了。”男子美滋滋地喝完一杯茶,不知道的还以为还在喝什么琼浆玉露呢。

喝完茶,男子觉得无聊,又问道:“两位兄弟做什么的啊?”

“做些小生意。”舒泽随意回了一句。

“什么生意啊?”

男子又加了一句:“这年月生意不好做啊,说不定大家可以互补一下呢?”

“珠宝(古玩)。”

男子对着孟子涛笑道:“这位兄弟做的是古玩生意啊,咱们还真能好好交流一下呢。”

“你也是这一行的?”孟子涛心里有些诧异,感觉不太像啊。

男子从包里拿出自己的名片递给了大家:“本人庞大海,不是月半胖,是庞统的庞,至于古玩这行嘛,我只是略有涉足,是一种爱好。”

舒泽没好气地说:“我说你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吗?这和古玩生意有什么关系。”

庞大海笑道:“怪我没说清楚,其实我名下有一个废品回收站,经常有一些藏家到我那边去收货。”

孟子涛到不是看不起搞废品回收的,而且这类地方确实也有可能收到古玩,但这又不是上个世纪,老百姓会把古董当废品扔掉或卖掉。再说了,他一个做正儿八经古玩生意的,不知和庞大海有什么好交流的。

庞大海嘿嘿一笑道:“你们别不信,还有藏家从我那里收罗出极品的和阗白玉摆件呢,赚了一间房子。”

舒泽说:“这种事情应该是凤毛麟角吧?”

“也不能这么说,偶尔还是有些好东西的。”庞大海说:“如果你们感兴趣的话,给个联系方式,将来有宝贝的时候,再能知你们。”

舒泽对此毫无兴趣,而孟子涛本着多条猎取古玩信息的路子,还是给了庞大海一张自己的工作名片。

庞大海这人就是个话唠,而且他这人又是自来熟,嘴巴都停不住,一个劲地说个不停,孟子涛他们都后悔刚才同意让他坐下来了。

“你们看这一件骨质鱼形佩,可是商周时期的制作的,是我去年在一家古玩摊上买的,当时卖家只把它看成是一件百年的旧骨器,所以没费什么周折,很便宜地买下来。”

庞大海得意洋洋地说道:“我逛地摊或古玩店有一个习惯,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对于看上的东西首先自己心里要明白,包括对质地、时代、造型等各种因素的明确判断,但表面上却要装得稀里糊涂,把自己装成一位古玩初学生,向老板问一些东西的问题,这样自己判断……”

见庞大海又准备长篇大论了,孟子涛连忙说道:“庞老板,能不能把你那件鱼形佩给我欣赏一下?”

“当然没问题,我这人的理念就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自己一个人玩多没意思。”

说话间,庞大海把东西交给了孟子涛,嘴上又说个不停:“我判断这件鱼形佩是商周时期的东西,是基于几点考虑的,当时我发现穿孔中塞满了泥土,两面微呈蜂腰状,只是内外直径的差别很小,不明显,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来。”

“买回家中清理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对穿蜂腰状赫然在目,同时发现穿孔中螺旋线的螺距纹散乱,圆度也不规则,原始钻孔的痕迹特征明显。蜂腰是典型的高古玉钻孔特征,较厚的器物一面难以钻通,当时的工匠便从两面对钻,形成剖面上的蜂腰形状,如果孔的直径大,还可以看到孔壁上有对钻中心差而形成的台阶,有些明显,有些不明显。”

“如果是薄片状从一面钻,就一定会呈漏斗状。这个特征已经被仿古的人所熟知,他们多是将蜂腰状特征夸大,而不会将大小孔的特征细小化。另外,鱼尾造型转折方硬,尤其是尾尖呈圭形,带有殷商时期玉器的剪影式特征。同时,尾部的光工也打磨出硬面,整体衔接不圆熟,这也是殷商玉器的特征……”

还别说,庞大海这人看起来不太像是古玩爱好者,但至少在鉴定这件鱼形佩的时候,展现了一些过硬的知识,一些经验判断也说的很到位,初学者达不到他这样的程度。